您的位置:首页 > 爱文爱文

2023最好看(男主强大阴狠女主软糯穿书)全章节阅读

2022-12-19 09:31:14【爱文】人次阅读

摘要相比于曹军的仗势壮胆,汉军的姿态就显得冷峻得多。

喊话声主要是军官在下令,而士兵们多半坚定地握紧长枪和弓弩,一言不发盯着敌人,机械而爆发地进行捅刺。

汉军的骑兵

相比于曹军的仗势壮胆,汉军的姿态就显得冷峻得多。

    喊话声主要是军官在下令,而士兵们多半坚定地握紧长枪和弓弩,一言不发盯着敌人,机械而爆发地进行捅刺。

    汉军的骑兵并没有立刻投入战场,反而是在两翼远处逡巡,或者埋伏在军阵与军阵之间的甬道后方,保持隐忍。

    那些平素以勇武著称的名将,上至关羽、马超、黄忠、甘宁,都没敢主动冲杀出阵的。这一方面是刘备的布局需要,严令打防守反击。

    另一方面,也是他们都意识到,这种十万人数量级的疯狂密集对砍,个人武艺再强,也没有用武之地。

    现实就是那么残酷,哪怕是汉军,可能今天的仗打完,站第一排的士兵,一个都不能活下来!第二排,第三排,伤亡率也会巨高,死一半以上都很正常!

    当然了,转头看看曹操那边,前五排、前十排没一个能活下来,都不奇怪!

    这样的血肉磨盘,再悍勇的猛将,也会适时把“跟我冲”变成“给我冲”。

    血战开始之后,汉军的神臂弩就率先连连发威,巨大的射程优势和霸道的强劲的穿透力,让这种武器成了战场上持续输出最血腥的杀器。

    刘备军挖的那几道壕沟和矮墙,布局非常不错。

    第一道墙后的士兵,站立高度跟墙外的敌人也差不多,只是敌人在抵达矮墙之前,会先进入一个浅坑,以至于需要被居高临下攻击。

    最歹毒的是刘备军的第二、三道矮墙。这些矮墙后侧站自己人的位置,稍稍堆高了一些,让神臂弩手可以比前排枪盾手站位高上半个人。

    如此一来,神臂弩手可以不用抛射,而是选择平射,从枪盾手战友头顶,把箭射过去。低平的弹道,对于密集的敌人杀伤效率极高。

    哪怕没瞄准直接目标,只要敌军后排倒霉鬼有刚好处在轨迹延长线上的,也能被射杀。谁让神臂弩有效射程长呢,敌军阵型纵深越厚,神臂弩蒙中的概率就越高。

    曹军至少一半的士兵只有布衣,什么甲胄都没有。原本曹军将领也怕这些新兵战意不坚定,所以把他们往后排部署,跟着前面的精兵老兵打打顺风仗,说不定能鼓舞起来。

    现在被汉军覆盖阵前两百步的神臂弩压制,后排士卒也是苦不堪言,只要中箭非死即重伤,军心很快开始低落。

    后排壮丁人心惶惶,哀嚎连连,前排的曹军精兵,同样是短时间内就感受到了巨大的逆境压力。

    汉军有矮墙掩护,枪阵刺杀效率更高、居高临下捅刺力量也更强更易发挥,这些点暂且不去说它,还算是可以克服。

    最让曹军冲阵长枪兵难以忍受的,是临阵冲锋的最后一段,实在地滑,下盘再稳的将士,都没法很好的发力。

    汉军之前为了修临时防线,淋水建造冰墙,那些水略微积到土墙前挖出来的浅沟里,自然会重新结冰。看上去沟变得更浅了一些,似乎容易通过,滑倒人的概率却陡然倍增。

    稍稍练过武艺的都知道,人在使用兵刃砍杀捅刺的时候,无论是拳掌发力还是臂发力,归根到底要腰马合一,腰得稳,最后脚要站得稳。

    这才符合物理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基本原理嘛。

    站都站不稳,往前猛刺自己人就会往后滑,还打什么?

    防线前方,曹军前两排、前三排的士卒很快以极为惨烈的速度,快速覆灭,尸横遍野,鲜血喷涌出来流进浅沟里,很快也重新凝结,让壕沟不但变得愈发滑,甚至还有了几分油性的黏腻。

    毕竟,血不是水。

    那场面,着实把无数曹军将士震撼得疯狂,失去了清醒的神志,只能被嗜血本能驱使,如同行尸走肉。

    不是他们不想选,是战场太乱了,后排麻木地人挤人往上冲,前面的想怯战都没机会。至于临阵动摇倒戈就更不可能了,零星自发的放弃战斗,只会被双方捅成筛子。

    最后,还是尸体把浅壕沟几乎填满,后排的曹兵可以踩在人肉和布衣上冲过去,才算是解决了被整排滑倒的问题。

    但是,士气和人命,已经被消耗到了何种程度?

    曹操亲自在后军督战,看着夏侯惇和曹洪他们的进展,也是脸色铁青凝重。

    曹操是见过大场面,眼光毒辣,擅长评估战场形势。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厮杀才持续了一刻钟,己方的伤亡就绝对已经过万了!

    要是血战持续半个时辰、一个时辰,更久呢?难道每刻钟都往里填一两万条之多的士卒?哪怕打到后面不会持续保持这样的烈度,那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时候,曹军虽然人多,但阵势纵深太厚、前后容易脱节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毕竟是几十万人汇聚的大平原战场,哪怕战线超长,每一排也就站下两三千个士兵。五六十万人的大军,平均纵深能有两百排呢。

    为了防止调度中出现拥堵、自相践踏、或者是前排士气崩溃导致后军也被裹挟,曹军在投入兵力的时候都是一批批黏上去的。

    前排损失比较惨重、士气快顶不住的时候,会有后续预备队援军投入。

    尤其是发现汉军的神臂弩依托矮墙输出、射击角度还贼刁钻的情况下,曹军就更要降低前排士兵阵列的厚度,以降低被平射收割的效率。

    结合战场实际情况,曹军后一阵的预备队,至少距离前排正在血战的部队两百步远,每一阵都是如此。这样汉军没命中的神臂弩流矢,也不可能误伤到后阵预备队。

    但是,随着战役持续时间超过了半个时辰,前排死伤越来越惨烈,至少好几排方阵堵了上去,数万人的伤亡,却只换来了逼退汉军第一道防线。

    而汉军的伤亡,明显是小得多的,绝对在五分之一以下,更悲观点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面对第二道矮墙和壕沟,难道还要用尸体去铺满结冰打滑的壕底不成?就算曹操想,士气也扛不住啊!

    而且,退一万步考虑,就算所有矮墙壕沟阵地都拿下,那又如何?汉军的有生力量损失完全在刘备可接受范围内,曹操夺取了阵地还是要再打一场纯粹的野战。

    到时候已经失血过多的曹军,还是几乎不可能打赢。

    曹军已经开始出现某些地方预备队投入断档,后续援军逡巡不敢上,将领疯狂督战催逼,甚至临阵斩杀了一些怯战不冲的带头分子,依然难以为继。

    随着后续援军的畏葸不前,前方已经有好几个曹军阵列被成排杀光,最后的士卒眼见后援没来,直接选择了往后溃逃,或者就地放下兵器跪地投降,指望汉军别杀红了眼收不住手、放下兵器依然被杀。

    而那些往后溃逃的,当然是被曹军自己用弩攒射击毙,不能让他把恐惧带到后阵。

    但是,即使仗打成了这样,你也依然不能说曹操这样的部署不对。

    曹操也有其他方面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他必须保证部队进退的灵活性,确保部队出现小范围战线崩溃时,恐惧情绪不容易传染。这对于新兵众多的军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曹操能顾虑到这些方面、做出眼下这样的部署,说明他的用兵才能至少是在后世的苻坚之上——

    前秦苻坚讨伐东晋时,在淝水之战中,有个明显的错误就是前后军各阵之间缓冲留得不够。

    否则,晋军让苻坚的先锋后撤让出一块战场、供晋军渡河决战,哪至秦军稍稍一退、就几十万人跟着一起退?这不扯淡么!

    前军中军后军之间留足缓冲的话,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只让前军先稍退,或者各军错开后退时间,有序让出战场,哪里会给朱序在秦军后阵大喊“秦军已败”扰乱军心的机会。

    当然,苻坚那么干,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轻敌,他压根儿没觉得在淝水附近会遇到决定性反击,在那个节骨眼之前,他只追求进军效率,人太多也来不及仓促调整。所以也未必全是水平问题,更有态度问题。

    曹操今天对刘备却是非常重视,他知道己方只有一个人数优势。其余士兵精锐程度、士气、装备、地利,各方面都是被刘备碾压的。

    曹操好歹是知己知彼,但却知不可以战而非战不可。

    只是,任何战术部署,都有利有弊。

    曹操的部署让他可以更好地防止恐惧在各阵之间传染,留足“隔离带”。却也不得不承受战局不利时、后军支援效率低下、畏葸不前的问题。

    曹操敏锐地判断出,继续死磕猛攻希望渺茫了。各处预备队投入渐渐脱节,他也只能随机应变,传令夏侯惇曹洪李典乐进等人,让他们暂缓投入预备队,做好脱离接触的准备,以免全线崩盘。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汉军也发动了一股汹涌猛烈的反扑。

    汉军的步兵主力始终没动,就是坚守防线,黄忠和马超的骑兵则从两翼战场和阵间甬道往前突袭,试图分割包围曹军在前线残余的脱节部队。

    汉军四万骑兵不可能一下投入,战场正面宽度没那么大,容不下那么多人,但短时间内涌出两三万人还是做得到的。

    而且总人数少了之后,铁甲重骑兵的密度和比例就能提高,出阵的两万余人里,铁甲骑兵至少有八千。短暂的血腥穿插屠戮之后,曹军的攻击部队几乎全部崩溃。

 文学

曹军前方久攻不下、士气衰退、出现脱节,终于迎来了马超和黄忠的包抄分割反击。

    真到了这一刻,曹操除了短暂的心脏剧烈缩放,瞳孔瞪大,随后反而麻木释然了。

    看着己方进攻士卒被疯狂切割包围歼灭,曹操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刘备会觉得他今天打赢了么?他会不会觉得我军虚弱、虽众而不足惧,追出防线?如果刘备追出来,就还有戏!

    不能跟拥有大量神臂弩的敌军在预设阵地打进攻战!要让刘备来攻我的阵线!这样他才会前后军脱节!强弩无法及时支援前军!”

    怀着这个念头,曹操亲自拔出宝剑,大喊喝令周遭士卒列好枪阵,并且让左右翼也尽快变阵,准备迎接黄忠马超围歼曹军前军后、膨胀到反冲曹军后阵。

    可惜,还是因为曹军太多,新兵比例太高,部队反应很是迟缓。曹操连连要求各阵由攻转守,列好长枪兵刺猬阵对抗冲击,还是有好几个万人级别的阵势没来得及转变。

    十几万人的一线正面战场,有些方阵在变阵,有些方阵还在前进,脚步凌乱。

    对面的马超把胶着在防线上的几股曹军侧击围歼后,信心满满,直接就挟着大胜后高涨爆棚的士气,往那些进退两难的曹军枪阵冲去。

    中军的刘备其实还挺冷静,关键是他身边一起观战的鲁肃等文官比较冷静,一度急切地想劝刘备下令拉住冲动的马超。

    但谁让刘备军也同样存在军阵太大、人数太多,指挥传令迟缓的问题。二十多万人呢,挤在几十里的战场上,哪能如臂使指?

    所以,就算刘备这边鸣金停止追击,鸣金的声音接力都得接两盏茶的工夫呢。

    至少一刻钟之内,马超是拉不回来的,只能任由前方将领自由发挥,打仗这种事情,一旦打得热血上头,根本不可能微操。

    好在对面的一部分曹军,确实看上去是有可乘之机,马超顺势裹挟乱杀,居然被他在半刻多钟之内,接连冲垮曹军两三个万人级别的枪兵方阵——

    这些方阵都是指挥上出现了混乱,两翼的友军在后退或者列阵,他们还在前进,或者有部分人前进部分人想列阵,陷入了步调不一致。

    这才导致马超杀到面前的时候,也只有第一排长枪兵仓促排好了整齐的枪口对外架势,后面的根本没有稳固住。被马超找到缺口冲垮前排后,才彻底崩溃。

    好在,曹军各阵与各阵之间留的空档还是足够大,还有甬道,稍稍损失了几个军阵后,利用他们争取到的时间,其他阵已经做好了防备。

    马超热血上头继续冲,这才发现自己陷入了泥潭,而且后面的刘备主力一直没有追出防线,身边军官们这时候也才给马超带来了充分的情报,陛下要求的是适度追击,不能深入。

    马超总算稍稍冷静下来,奋死左右搏杀,又杀伤了至少相当于己方损失三五倍的敌军,成功脱战而走。曹军谨慎的虎豹骑也来不及集结,根本无法也不敢追马超,眼睁睁看着他乱杀后退走。

    当然,马超这场冲动,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少的,至少两千多骑的汉军精锐骑兵,轻骑重骑都有,就这样死伤陷在了曹军阵中。

    因为汉军没有全面挤压、逼退曹军,曹军暂时掌握了东侧的战场。所以哪怕有数百汉军铁甲骑兵只是被击坠马没有致命重伤,也逃不出来,被曹军数十倍的长枪手围住攒刺,最后全部死在阵中。

    换言之,如果刘备当时为了救援马超,全军突击压上,把战场控制权夺过来,那至少可以多救一千多条汉军骑兵伤兵的性命,让他们不至于坠马失去机动力后被补刀。

    但刘备很清楚,为了几十万人的整体损失压到最低,不能冲动。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曹操真心溃逃,他们就追。只要曹操还保持了战力、士气和建制,那就是相持!

    哪怕刘备不清楚,鲁肃和法正也能劝住刘备,让他清楚。

    汉军只要有一天时间,就能在平原上挖出简易的壕沟矮墙防御工事,始终不跟曹军打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野战!己方有工兵之利为什么不用!

    何况,时间在刘备这边,原本再有十多天,刘备就可以多得到九万援军,从南北东三面包抄曹操。

    现在曹军要是再被重创、消耗,后方愈发虚弱,汉军其他路援军赶来的速度也能加快,沿途遭到的抵抗和迟滞拖延也会更小。刘备拖就是了!

    急于求战的,应该始终是曹操这一方!

    曹操很想激怒刘备,所以当战场稍稍消停之后,他甚至出言要求止住前方几个军阵中、对马超退却后留下的汉军铁骑的补刀屠戮,或者只要捅成重伤让敌人失去抵抗能力就行。

    随后,曹操下令,搜罗了七八百个敌兵的躯体——其中有一部分甚至早就死了,只是躯体还完整。还有些则是重伤动不了的。

    然后,曹操让人把这些汉军铁甲骑伤兵/死尸拉到阵前,顶到第一排挨个斩首给汉军看,试图激怒撩拨汉军来营救战友和报仇。

    可惜,战场上始终保持了渐渐肃杀的冷漠。随着曹军攻防线部队的溃散、后退、重新收拢,汉军始终那么冷峻,汉军的步兵没有追出防线的。

本文标签:男主强大阴狠女主软糯穿书

上一篇:野战好大好紧好爽快点老头 少妇口述炮约真实经历

下一篇:同桌哭着说不能再深了作文600/口述新婚夜

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