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才过了不到三个月,但是已经有不少人提前把年度最佳科幻片这个桂冠给到了一部电影。
事实上,《湮灭》也是我本人今年为止最期待的一部电影,这种高期待和那些网站的评分也没太多关系,仅仅因为导演是曾执导《机械姬》的亚力克斯·加兰。
三年前的《机械姬》,是一部题材很简单,小规格的科幻片。它只专注于探讨一个概念——人工智能。
在我看来,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把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剖析得最透彻的一部科幻片,它的本质其实是在思考——假如人工智能具备了人类的主动思维能力甚至是情感,它们是不是就已经可以算是人类?
果然不出所料,这个所有人都绕不过去的终极思考,在《湮灭》里,再度以另一种方式展开。
外星陨石坠落在灯塔附近,形成了一片被“闪光”覆盖的“X区域”。“X区域”在不断扩大,而且每一个进去一窥究竟的人都有去无回。
具体原因有待分析,原作中也未做出明确说明。不过从种种线索来看,三体人并不想真正的灭绝地球人。最初的计划是锁死生育能力,到后期的做法也是让全地球的人类移民到澳大利亚。原因或许是三体人其实并非是暴力贪婪的种族,侵略地球也是迫于自身星球马上要被毁灭的前提。而智子在澳大利亚杀人的行为,如果单纯的理性的分析,当时只有采取那种行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局面,避免踩踏或者其它暴乱事件。当然这都是我个人推测。当然以三体的科技水平绝对可以灭绝地球人。其次有朋友说智子很难对宏观世界产生影响,这个回答没有错。不过这应该是原作的一个bug,而且是硬伤。如果不能对宏观世界产生作用的话,那汪淼看到的影像难道不是宏观世界的?后来的智子机器人难道不是宏观世界?如果不能作用,那智子怎么控制机器人·www.shufadashi.com防采集。
在三体死神永生中,地球人向太空发*一颗云天明的人头,为了寻找合适的人选,还费了很大的周折,设计了很多很多的环节。为什么当时不选一颗细胞让三体人自己去孵化呢? 如果题主仔细看过整个阶梯计划的过程,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因为三体的科技比我们人类的科技要发达很多,然后科技发达的过程,影响我们的环境,所以可以轻易的击溃。
先说两个跟书中情节关系不那么紧密的解释。1.正如前面有的答主所说的,如果设计成送一颗细胞给三体人,相关情节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将大大下降。
文明的发展一般是跳跃式的,科技会因基础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爆炸式发展。所以三体人需要通过智子来锁死基础科学的发展这样子。
相信不少人看书看到程心被告知送她星星的人就是云天明,拼命跑向医院想要阻止手术,结果却只能看到刚被取出的装在不锈钢容器中、周边还笼罩着超低温液氦白雾的云天明的大脑这一幕时,都会像程心一样,“在悲伤之海的海底几乎窒息”。
谁看到这一幕不会觉得心被狠狠地撞击呢?毕竟绝大部分读者都是程心一样的心中柔软的普通人,不是维德那种铁石心肠的“魔鬼”。
所以,这样的安排非常具有文字震撼感。想象一下,把这个大脑换成一个完整的人,是不是悲伤的感觉就打了折扣了?再换成题主所说的一个细胞,那就几乎没有任何悲伤感觉了吧?基本上我们不大会对一个细胞产生对一个鲜活的生命同等的强烈感情。
在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三体》中,由于整部小说的宏大背景,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物角色,在其中也有很多人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第一部中作为主人公的科学家汪淼,还是之后的面壁者罗辑和圣母程心,他们虽然最终都没有能够改变地球文明被三体人入侵的命运,但是他们都为人类的生存点燃了希望的火种。云天明可以说是一个十分传奇的人物,在感情方面他可能只是一个失败的备胎,是一个卑微男孩。他深爱着程心,却由于腼腆自卑,一直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迹,即使是耗费巨资为自己的女神买了一颗恒星之后,他也不敢告诉程心。但是他对于全人类的牺牲和贡献,可以说是十分巨大和难以想象的,他参与了“阶梯计划”,同意将自己的大脑发送到遥远的三体世界,独自来面对这几百年的孤独时光。在云天明的大脑发送出去之后不久,就由于偏离了轨道失去了和地球文明的联系,之后再次提到的时候,他的大脑已经被三体人截获并复苏,此时的他,是三体世界中的一位童话作者,在三体世界中编写了上百篇童话,他已经融入到了三体世界当中。在三体母星被灭之后,三体舰队和地球对话,说云天明要见程心,但是交谈中不得透露三体文明的信息和技术。但显然,人类毕竟比三体人更有心机,云天明也是十分的聪明,他将关于三体的技术情报隐藏在三个童话故事中,透露给了程心。最终地球文明通过这三个童话故事,解读出了掩体计划、黑域计划和光速飞船计划。尽管最终地球文明还是没有逃过被灭亡的命运,但是云天明的这三个童话故事其中所传递的情报,极大地发展了地球科技,是当时被三体世界遮蔽着的人类社会的一剂强心剂。但是为什么云天明会获得三体世界的信任呢?尤其是在三体人了解到地球人的封闭思维的情况下,在明白了地球人可以拥有谋略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选择去相信一个地球人呢?甚至还冒着自己文明的技术被泄露的风险,答应他让他和自己喜欢的女人见面呢?而且这个女人还是地球防御理事会的人,云天明为什么可以在三体世界可以拥有这么大的话语权呢?关于云天明之所以在三体世界中可以获得极大威望和话语权的原因,我们也许不能说的十分详尽,但是根据书中的一些线索,我们大致也可以推测一二。首先,三体人一定十分敬重这个来自遥远地球的大脑,当他们看见比他们落后上千年的地球文明,居然有人敢于冒着这种风险,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孤独与痛苦来到三体世界,他们一定是心生敬意的,肯让他了解三体世界的历史和科技,就是最好的证明。除了敬意之外,云天明一定也对三体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三体人的思维透明的特点,他们在与地球文明的长时间对垒中,已经吃了不少的亏,但云天明的到来,很好的帮助三体人弥补了这一点,有的人会说云天明实际上已经投靠了三体,小编觉得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在威慑纪元后,云天明就开始为三体出谋划策,要求减少引力波天线数量,把水滴隐藏起来等等,这些都是三体人所想不到的内容来自www.shufadashi.com请勿采集。
一年之前,科学活动策划松鼠淳子接受Mook书《行走gogo》的邀请,为gogo的《大宇宙》主题,就“太空探索”这个话题采访了刘慈欣。
淳子说:刘慈欣是松鼠会的老朋友了。认识了这么久,一起参加过那么多天马行空的酒局、火锅局、未来局,一起创作星云奖,参与银河奖,啥都可能会被聊起。但能跟他进行一场有主题的深聊,还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经历。
一年之前的大刘,认为人类对外星人最可怕的应对模式是漠不关心。一年过去了,科幻变成一个热词:从市场到政府,都想把“科幻”做成“产业”。坐个Uber也能听到电台主播带大家一起假想外星人来了你第一句话对他说什么。有人说:滚。有人说:约吗?流行文化的语境当中,对于外星人的戏谑探讨让我更加警觉。
在《大宇宙》成书的过程中,太空探索已经又发生了更多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个人最喜欢的是 SpaceX成功回收一级火箭这个事件。人类史上第一次,火箭在载荷发射到太空后平安返回了地球。
「把科幻作家视为科技预言者是可笑的。 」刘慈欣在采访中如是说。
但不管怎样,科幻作家编织的是基于「真实」的可能,而阅读科幻是我们消解对“未知”的焦虑的最佳方式。
「离开这个地球或许并不那么容易,你要进行精确的计算,最后的结论可能依然是:只送大脑。」这是小说《三体》中的一段情节。
2014 年,刘慈欣获得了华语科幻星云奖。他在导演的逼迫下穿上西装走了红毯,跟这一届星云奖的赞助客户坐在一起讨论被过度阐释的黑暗森林法则,签售时间超过预定时长的一倍,还在飞机上写了人生中第一部话剧《三体外传》。同一个11月,《三体》第一部英文版由美国老牌科幻杂志社Tor 出版发行。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进入了美国那个更老牌的星云奖提名,改编电影开始进行大力宣传。每天都有刘慈欣的新闻:《三体》入围星云奖了,《三体》的改编电影开机了,成为腾讯移动游戏的想象力架构师了。
2015 年,北京时间8月23日下午 1 时,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颁布, 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最佳长篇故事奖, 成为第一个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人。 西方科幻界的巨头第一次把目光注目中国,连 IP 改编大赢家、《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 马丁都说「I kindly liked ThreeBody(三体)」。